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潘学聪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悟入丹青

2013-11-15 11:14:04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潘学聪
A-A+

  我随黄绮先生学书30余年,记得1988年的一天,看到天天写字的他在家里却画了一幅墨荷,使我好奇。他画完后还题了一首诗:“追求绘事几多年,书道相通减困难。不用天然供画稿,自能创作意中天。”他撂下笔对我亲切地说,你也学学画画吧,对书法有好处。当时我想自己书法还没学好呢,可不敢学画画。就这样一直没有敢动画笔。

  2007年,我由省委宣传部调到了省文联工作,主管书协和美协,因工作关系和不少画家开始交往。自己不懂画画,在交流中总觉得切入不进去,只是在艺术的外围闲聊。老朋友贠冬鸣对我说,以前黄绮老先生说得对,你还是学学画画吧,多一门技艺不吃亏。这使我有了动力。为了不走弯路,我每周六、日到河北师大戴魁教授工作室向戴老师请教,戴老师非常热情。他的水墨画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。不知不觉7个年头过去了,经过这几年的学习,再加上我原来搞对外宣传的阅历,经常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,参观博物馆、名人馆和文化设施等等,并不断去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参加艺术论坛、理论研讨会等文化活动,潜移默化地帮助我对水墨画尤其是水墨花鸟在造型、用笔、用墨、色彩等方面悟出了一些道理,我坚定地认为,用书法线条表现水墨花鸟非常重要。

  对于书法而言,掌握笔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写出来的线条有高质量,也就是说有劲力,做到刚而非石,柔而非泥。有劲力说明线条有高度的准确性,这需要心手相应,有把握。比如初学打乒乓球,球的运行谈不上什么有力量,这不是打球人没有力气,而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,控制不住球,所以只能小心拘谨,有劲使不上。练的时间长了,掌握了技巧,打出来的球就有力了。这有力就是准确的前提。书法线条有力就是准确性的表现。准确性乃是一切艺术创作都要追求的标准。

  绘画也是一样,也需要线的准确性,线的力量。线条语言艺术不论在书法和绘画中都非常重要。外国人说中国是线描的国家,有几千年的历史。中国的线、笔法都有自己的规律。规律很多,如线无起止之迹,正如现实生活是浑然一体的,这样可达到浑然含蓄的效果,有不尽之感。对中国画而言,书法功底十分重要,中国历史上的名画家书法都非常出色,所以也画得好。因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,西方画是画出来的。应该说,在这方面中国比西方高一筹。但书法如何融入绘画,这里有个如何融合的问题。要逐渐地摸索其规律,找到一种方法。

  齐白石不愧为书法和写意美学的大师,黄宾虹讲齐白石笔法最高,哪怕一张小画即使纸破也光彩夺目,在他作品里,我看到了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。欣赏齐老的画,感觉内在的力量非常强,不飘,有精神。他写的寿字末尾的钩可以挂一座山,宏伟端庄,高昂振奋,这就是书法的骨力功底。所以,他画的花鸟鱼虫其骨法显露而有静气,有神采,形象生动。再比如吴昌硕画牡丹,他排除了外光作用,单以笔力取胜,尽收眼底的是笔法入画。他在完成主体形象之后,再在画面某一处画一组老枝作为线的开式充实画面,增强了点、线、面的对比,使整体画面更富有韵致。他画老干用中锋自下虚起而上,直冲贯顶,往往本末不分,不为自然所拘,时断时连,气势贯通,手笔相忘,奔腾飞舞。当年吴昌硕拜师于任伯年门下学画,任伯年很会识人才,有超常预见力,他对吴昌硕说:“你一画就会超过我的。”因为吴昌硕的金石、书法、文学修养很高,功底厚,自然画的格调就高。后来果然高过任伯年。吴昌硕画的过人之处,就是最大限度地拉大了艺术与自然的距离,超越自然,突出强烈的形式感,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。这充分显示了吴氏以书法用笔入画的重要特征。也正是大师们,在艺术形式上的这些大胆创新,驱动着中国写意画不断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。

  当然,随着水墨画自身的不断创新以及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,过去绘画中强调线性结构以及线本身的书法性都已越来越淡化,水墨作品逐渐显示出由书法性向书写性转化,传统线条的质量和形状得到改变,增加了含混美、重复美和破碎美等新的艺术趣味,但从美术的发展趋向观察,水墨的书写性还处在一个继续探索的过程。

 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,讲究笔墨关系。“作书如作画者得墨法,作画如作书者得笔法。”李健在《书法通论》中强调的“作画而不通书道,则其画无笔;作书而不通画理,则其书无韵”绝对正确,脱离了笔墨的书法线条,画面会显得苍白无力,书法离开绘画的元素,作品显得薄弱,所以更多地强调笔墨是何等的重要。书法和绘画互为作用,相互关系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线条作为手段所要的画面效果。

  书法有守法、破法、立法之说,我想在绘画领域也应该是先附和、后保守、再打破,可能是这个路子。可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,使多少书画家一代一代苦苦地思考着、执着地奋斗着。有人说,搞书画艺术是聪明人干傻事,实际上就是要下笨功夫才行,投机无济于事。所以,在时间面前,我只能面对墙上一天撕去一页的日历感到心里着急,但我相信因果,只要依勤奋之力,咬定青山不放松,相信庄稼地里一定会长出艺术的红高粱。

  这是我第一本以牡丹为主题的画册,有很多还不成熟的地方,有待大家批评。我愿听到大家的心里话。再次感谢董宏伟先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。

2013年5月26日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潘学聪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